第8课 直面青春的情绪,情绪就会消解-《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大全集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53.不要害怕改变,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

    在数亿万年前,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强大、最活跃的物种之一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灭种了,至今没有一个科学家能拿出确实的证据来举证。但有人曾提出一个观点,就是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,长期安于现状的恐龙缺乏“应变”的能力,无法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。

    现实生活中,存在很多恐龙式的人,我们姑且称之为“恐龙族”。

    “恐龙族”不喜欢改变,他们安于现状,没有野心,没有创新精神,没有学习热忱,满脑子目前的状态,不设法改进自己,不让自己有机会进行更好的学习。“恐龙族”不肯承认改变的事实,他们不愿为自己制造机会,而情愿受所谓运气、命运的摆布。

    在我们周围,你能发现许多类似的人: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一定很好,可也不算很坏;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一定高,可也不算太低;他们的人生说不上成功,可也算不上失败。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保持下去。他们也想过冒险,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,但他们又担心万一失败连自己现在的也失去了。也就是说,寻求一种生活的安全感成了他们最高追求的人生目标。

    客观来说,随遇而安,过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也是一种人生,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度过的。但是,如果总是随遇而安,把所谓的生活安全感放在人生的第一位,久而久之,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惰性,机会来到面前也把握不住。

    人们结伴去寻找一座嵌满宝石的矿山。当他们沿着一条大路前进时,走着走着,突然前方出现了一条大河,挡住了前进的道路。河水奔腾不息,大有吞没一切的势头。矿山就在河的对岸举目可见,但面前的这条河却使他们陷入了困境。怎么办?人们一直是靠双脚在行走,但陆路已走到了尽头,再用双脚是走不过这条大河的。这时,人们能够做的只有改变自己。然而,许多人却不知道改变,他们仍按照陆地行走的方式走进大河,结果被淹死了,未能到达成功的彼岸;而另一些人,他们知道河水的凶猛,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自己,只能在远处眺望那耀眼的宝石,望河兴叹。

    另有一些人,他们改变了陆地行走的姿势和习惯,学会了游泳,泅过了这条河,到达了宝石矿山。还有一些人临河沉思,偶然看见一块圆木在河里漂浮,于是有了变化的灵感,意识到圆木能将他们带到对岸,结果他们发明了船,同样到达了矿山。

    有些时候,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,应该迫切改变的或许不是环境,而是我们自己。换句话说,就是有些时候,我们不是找不到方法去解决问题,而是在问题面前,我们没有真正做出努力。相信,在改变自己的同时,我们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。问题面前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。面对环境的发展变化,我们要及时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思路,及时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,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。

    所以不要害怕改变,没有改变就没有成长。如果大气的成分不改变,就无法孕育出生命;如果季节不改变,就没有开花结果的轮回;如果我们不改变,也就不会有成熟、进步。

    要知道环境的变化,虽然对每个人的命运有直接影响,但是,任何一种环境都有可供发展的机会,紧紧抓住这些机会,好好利用这些机会,不断随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观念,就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舞台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。

    也许今天你面临的问题看起来很严重,但当你成熟之后再回头看它,就会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;也许今天对你而言是一个艰难的改变和突破的时刻,但当你成功之后再来回味人生,就会发现原来当时那一点小小的狠心和决绝是多么必要。

    年轻时对未知的世界心存恐惧是自然的,你要相信那些看起来很镇定自若的同龄人,他们的内心其实也和你一样紧张、不安。在这样迷惘的时期里,谁能让自己尽早适应改变,谁就能尽早地走入下一个阶段的生活。

    54.恐惧源自你将自己的内心孤立

    “我举手发言,同学们肯定会笑我像个小学生;可是如果我不举手,老师会觉得我这段时间没有任何进步,但我心里有一点点想法想要说,但又不是很成熟的想法……”一个准备在课堂上发言说说自己对近代史的看法的少年,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。其实这些想法的背后都是一种情绪——恐惧。

    恐惧是动物的一种本能,当我们看到狮子老虎的时候,我们不用思考也会体验到那种恐惧的感觉。死亡、疾病、自然灾害、天敌等的存在,让我们潜意识中存在着危机感。当面对不确定的事情的时候,恐惧就会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在孩童的时候,可能我们害怕的东西还比较少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,我们对很多事情的认识一知半解的时候,恐惧感就随之增强了。恐惧能摧残我们的创造精神,足以消灭个性而使我们的精神机能趋于衰弱。一旦心怀恐惧的心理、不祥的预感,则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效率。恐惧这个恶魔,从古到今,都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,是进步事业的破坏者。

    神话中许多人都有一种杞人忧天感,他们常常猜想着大不幸的降临:要生病了、要遭遇不测、要面临火灾水害……假使在他们出门的时候,他们的心目中一定会看到种种灾难——火车出轨、轮船覆没——他们总是想到最坏的一面。

    当整个心态和思想随着恐惧的心情而起伏不定时,干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收到功效。而秘密法则展示给我们的是:在实际生活中,真正的痛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那些使得我们愁眉苦脸的事情,那些使得我们步履沉重、面无喜色的事情,实际上并没有发生,这些恐惧只源于你将自己的内心孤立。如果你能想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承担这份恐惧,如果你相信当你决定解决问题的时候,会有很多人愿意帮你一起面对,你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事情是无法解决的。

    要知道恐惧纯粹是一种心理想象,是一个幻想中的怪物,令我们感到恐惧和担忧的90%的事情并不会真正发生。多与人交往,打开自己封闭的世界,我们的恐惧感就会消失。如果我们都被正确地告知,没有任何臆想的东西能伤害到我们;如果我们的见识广博到足以明了没有任何臆想的东西能伤害到我们,那我们就不会再感到恐惧了。

    在这个世界上,你并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,有许多人能够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。如果你懂得运用学识、经验、能力及影响力来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,成功会来得更快且更有保证。

    查尔斯是一所州立大学文学系的学生,他喜欢创作,在大学期间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文章,有评论时事的,有讽刺学校的,还有一些是他创作的短篇小说。毕业前,老师指着一则招聘启事说:“这家报社正在招聘编辑,你可以去试试。”

    其实查尔斯也知道这家报社在招聘,但他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。“老师,我不符合条件,他们要求的编辑实际工作经验必须两年以上。”

    老师笑笑道:“你发表作品的时间不也已经超过两年了吗,你肯定没有问题的,记得带着你的作品!”

    查尔斯又说:“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消息了,现在正是经济危机的时候,报社有的是高材生挑选,我就怕自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。”

    老师问:“你见过总编了?你了解过全部竞争对手的情况了?”

    查尔斯说:“没有。”

    老师严肃地问他:“那你到底怕什么?”查尔斯想想,最多自己也就被拒之门外,那样就继续关注别的工作好了。于是,他拎着一档案袋的发表作品去见总编,最后被破格录用了。

    查尔斯之所以感到没有信心,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学生,而报社那边是要求苛刻的招聘方。好在他还能够和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,老师打消了他的种种顾虑。如果他自己一个人闷在心里想这些心事,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恐怕就被他错过了。

    许多时候,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巨大、恐怖。当还未去尝试的时候,自己已经给自己下结论“我肯定是不行的”,这样的论断已经放弃了很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。其实当我们感到害怕时,与其向“恐惧”投降,不如理智地判断一下,如果害怕起不到任何作用(绝对是这样的),那就试着从心底消除恐惧、战胜恐惧。

    战胜恐惧的力量只在我们直接面对恐惧事物的瞬间产生。如果想得越多,潜能就被自己封锁得越严,最后只会相信自己绝无那种抗拒恐惧的能力。所以请先开放自己的内心,相信自己,屠格涅夫曾说:“先相信你自己,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。”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下,只要改变恐惧的内心,不丢失自信,就会有成功的希望。

    55.焦虑除了让时间流走外毫无用处

    这个世界节奏太快,快得让每个人都得绷紧了弦,甚至随时奔跑起来。空气中似乎弥漫了紧张压抑的气息,我们的表情和行为都充满着紧张,我们总是焦虑和不安,紧张已经像一张大网牢牢地伸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之中。

    事实上,我们的确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虑时代,有一首现代交响曲就叫做《焦虑的时代》,我们的乐曲都以焦虑为题,可见其影响之深了。

    但不同于原始人因自然和动物袭击所带来的焦虑,我们的焦虑似乎更加神秘。它看不见摸不着,模糊不清,难以名状,却丝丝缕缕地渗透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深处。我们总是试图去排除这些干扰,甚至去反击,但却无能为力,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。于是,它就成了我们头顶那片阴云,我们走到哪里,它就跟到哪里,给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投下阴影。

    那么,就这样束手无策,向我们的焦虑乖乖投降了吗?

    当然不是!

    吃阿司匹林、镇静剂和安眠药就能解决吗?

    当然也不是。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生理上的疾病,但如果病由心生,药物是无法解决问题的。它可能让你暂时好受一些,但之后会是更严重的焦虑、抑郁。你会渐渐对药物产生依赖,直到最终连药物也无法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真正能战胜焦虑的,还是一种宁静、沉着的心志。

    当你感到自己内心被堵得满满的,已经无法获得平静时,你可以考虑将心灵腾空。“我现在什么都不想,只感受自己心脏在跳动、血液在循环、我在呼吸……”你可以去找专业的瑜伽师指导,他们能帮助人们将自己的内心倒空。

    腾空后的内心,一定没有恐惧、仇恨、不安全感、内疚、悔恨和罪恶感。经常问问自己“我现在感觉如何”,然后根据自己的感觉,来做心灵瑜伽。不要觉得自己不用借助这样的形式来达到宁静,很多时候,仪式能帮助我们确信内心。如果你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焦虑,一味处于这样的状态,那你也只是在折磨自己,事情也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。

    一位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、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:“睡吧,别再胡思乱想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